近日,由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数字赋能美育,创新驱动未来”国际青少年艺术与科学教育活动开幕式在中心北京厅举行。中心副主任赵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主办及支持单位领导、知名专家、国际交流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长、书记等300余人参加。
赵军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国际青少年艺术与科学教育活动已成功举办四届,在促进教育互动发展、拓展学生视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经验。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数字技术为教育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契机。艺术与科学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时代所需、使命所驱。他希望,多方力量的专业支持与深度参与,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个亲身实践与创新的平台,同时充分挖掘孩子们的创意潜能,培养跨学科思考的能力和更广阔的全球视野。期待各方携手并肩、深度合作,共同铸就数字美育的辉煌未来。
开幕式上,主办及支持单位领导和嘉宾、学员代表共同启动“数字赋能美育,创新驱动未来”国际青少年艺术与科学教育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讲座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理事会主席、英联邦学习共同体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阿莎·辛格·坎瓦尔(Asha Singh Kanwar)教授带来了题为《全球挑战激发创造性解决方案:它们是否改变了教育范式?》的主题演讲,从全球挑战如何激发创造性解决方案的角度,探讨了这些解决方案是否改变了教育范式。她通过历史案例和现代技术应用,分享了全球南方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和对教育模式的深远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副院长甄巍展开了题为《具身与润心:人工智能背景下美术教育的价值重构》的主题演讲。甄巍教授在演讲中提出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美术教育的价值重构,探讨了如何通过美术教育协调身心,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及在数字化变革中美术教育的新方向。
开幕式上,艺术中心学员展示了美术国际融合课程“气象乐队”项目的成果展示。课程以传达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主旨,基于PBL项目制课程理论的跨学科艺术课程,通过艺术与各学科知识融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索中逐渐形成全球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培养少儿的全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