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万事成。新冠病毒虽然挡住了人们出行的脚步,但是没有抵挡住体验中心高质量完成“美美与共·美育未来”系列活动的坚强决心。体验中心众志成城齐抗疫,坚持活动“不断线”,全力推进“美美与共·美育未来”——国际视野下的青少年美育实践论坛、“美美与共·美育未来”——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演出活动的筹备和执行工作,确保了过程安全、工作圆满、活动成功,取得了良好效果。
科学统筹、周密部署
坚持疫情防控动态调整
中心领导七次组织召开工作会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对关键环节、活动流程、工作进度、风险控制等多个维度进行监督指导,结合疫情严峻形势,提出“坚持动态调整”工作原则,对活动效果进行科学预判和评估。
此次活动邀请了日本钢琴艺术家水上裕子、罗马尼亚排箫演奏家大束晋、芭蕾艺术家长崎真湖参加。三位日本艺术家于11月中旬乘飞机提前抵达中国,进行防控隔离,同时,中心制定了防疫预案,对三位嘉宾每日动线、用餐、排练等作出安排,如上门单独核酸、固定动线消杀、固定专梯、固定用餐地点等,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疫情风险。
精心筹备、稳妥推进
严格把控活动关键环节
为确保各项筹备工作有序推进,体验中心领导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强化责任落实,优化细节内容。粹空间充分发挥协调小组作用,成立了空间活动筹备小组,对全体教师明确职责和任务,严密把控活动各个关键环节,使活动流程环环相扣,完成主视觉设计报送、手册内容排版、主持词审核、嘉宾个人简介收集、PPT文稿优化、视频录制及翻译等内容。
在美育论坛筹备阶段,体验中心秉承“美美与共”的观念,充分挖掘美育内涵,与多位专家学者充分沟通交流,结合中心美育发展现状,从探讨全球美育合作共识和探寻青少年美育培养实践路径出发,商讨论坛主旨报告范畴、交流对话内容和课例展示方向。
快速反应、灵活应变
科学调整活动举办方式
因疫情原因,原定于11月29日在中心未来剧院的演出延期举办。为了实现活动的初衷和意义,粹空间与三位日本友人连夜探讨,及时调整演出形式,以节目录制方式进行展现。组织专业舞美团队、拍摄团队,参与三位嘉宾的节目录制。
同期,论坛多位嘉宾居家封控无法到场参会,体验中心及时调整活动方案,逐一与嘉宾沟通,迅速搭建线上会议平台,协助嘉宾完成PPT调试及背景设置等工作,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减少现场参会观众。论坛最终以领导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顺利开展。
强化实践、凝练成果
有效输出中心美育成果
中心在青少年美育教育中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体验中心粹空间开设了约160个美育相关主题课程培训,形成了一批美育优秀教学成果。
为丰富论坛形式,展示中心美育成果,在论坛召开前,创新研发部邀请到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刘玲老师进行线上指导,从课程理念、课程设计、课程效果及反馈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粹空间教师们结合专家点评,对分享内容进行了优化提升,最终在论坛美育课例展示环节,来自粹空间的蒋诚、张晓盼、霍琳三位教师从古建筑之美到旧物创意之美,从雅集之美延伸到文化精粹,展示了中心美育教学的一线实践,为论坛展示增添风采。
图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刘玲为教师线上指导
众志成城、通力协作
活动顺利圆满结束
在论坛执行过程中,以体验中心为执行主体,联动艺术中心、交流中心、宣传信息专班、物业安全部等多部门,通力协作,为本次论坛顺利举办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
体验中心内设各部门给予了充分的支持。综合管理部多次召开宣传工作会,完善宣传方案,撰写新闻稿、制作海报;人事发展部、教育教学部、创新研发部协助邀请嘉宾,全程跟进嘉宾报告内容、进场、线上参会等具体工作,为论坛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2022年11月29日,“美美与共·美育未来”——国际视野下的青少年美育实践论坛在中心举行。来自中国、日本的多位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领域人员约160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参加。论坛于12月14日在快手APP“快手教育”线上播出,当天在线观看量近30万人次,并获快手热门活动重点推荐。
图丨嘉宾通过大屏幕做主旨报告
图丨嘉宾线上线下相结合参与论坛
11月30日,“美美与共·美育未来”——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演出活动在中心未来剧院完成重点节目录制。该活动被列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系列活动清单。因近期疫情原因,演出活动推迟进行,后续还将邀请北京日本人学校、北京京剧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演出录制,并以录播+线上播出形式呈现。
图丨参演人员合影
图丨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孙萍与
日本钢琴家水上裕子合作演出《贵妃醉酒》
图丨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叶金森与
日本钢琴家水上裕子合作演出《野猪林·大雪飘》
图丨钢琴家水上裕子女士弹奏
图丨排箫演奏家大束晋演奏
图丨芭蕾舞艺术家长崎真湖表演
供稿部门|体验中心
图文编辑|韩旭
责编|赵泽明 彭彦 穆珅 编审|许劲草
核发|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