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2月4日邱茉莉(爱泼斯坦)致宋庆龄函

日期:2021-10-23字号:
亲爱的朋友:这是一份重新打印过的并但愿是有所提高的稿件。

亲爱的朋友:

这是一份重新打印过的并但愿是有所提高的稿件。另外,我再次道歉我拖延了一阵。我又患了小一阵流感。很可能是由于我长时间坐在办公室里翻阅大量旧杂志,一动也不动,而其他的人都去参加了外面的集会,把暖气关了,忘了我还在。这样我着了凉,一直冷到了心里。不过,也没关系,说起感冒,我就像那种肚内装铅的木偶,冷不丁往下蹦一下,马上就会往上回蹦。也许,我现在就是处在这种状态,(但愿不是如此!)

     下面是几点说明:

1, 文章的第一段介绍50年代的“中国福利呼吁会”[1],我们可以在句子的结尾提到此机构时,加上“纽约中国福利呼吁会”即可。我认为不必过于具体,因为,现在的情况已远远超越过去那类福利机构,(目前机构的性质已大不同于老的机构)。

2, 我尽量使总的语气面广一些,不是仅仅着眼在某一个组织机构和事件上,而是谈到开展人民之间的友谊这个总任务。与此同时,也不忽略具体的对象和场合。考虑到两点:(a)我想这也有助于阐明双重目标,也可包括《中国建设》的出版。这两方面并不相互排斥,但又较难均衡对待。(b)新的刊物的样式,时间等尚有待具体参与者详细讨论。目前不要转移视线,而是集中在以一份国家刊物激励国家团结的思想。

3, 原草稿论及中国这段的重点不明,有几处太空洞,有些方面则过于偏重—如医学方面。因此我试图充实前者,又不削弱后者。

关于与美国建立友谊的目标内容取自(美国)东岸地区组织发表的“原则声明”,登载于该组织出版的期刊 《中国和我们》(刊物原文为“China and Us”)58月号(第二卷第三号)第页。

我不熟悉目前的有关同志—不像唐(明照)[2]在这儿时的情况,可以见面并互相探讨。因此我上面谈的印象有局限性,也请不要以为我谈的印象的根据是对目前政策有深入认识,或对事实和背景有充分了解而得出的。

希望以上这些对你有些帮助。望你身体复原良好。也望我们很快会见面。

我没有见到纪念斯诺的照片,但是看到了有关他的电视新闻报道。看到邱茉莉一眼,但完全没看到我自己,只是听到我的女儿大声说,“那是我爸爸的秃顶。”

但是我们很高兴你看到我们,我们外表确实没有什么变化,感觉上也没有什么差别。

      我想再次说明,由于脱离这儿时间较长[3],我对这儿的情况完全不熟悉。



[1]中国福利呼吁会,1949年美国友人建立的援华组织。耿丽淑任主席,会址在纽约。抗战初期,同情中国人民的美国友人成立了美国援华会,将募集的资金与物品支援宋庆龄领导的保盟,用于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为统一管理援华资金,组成包括美国援华会在内的美国联合援华会。抗战胜利后,美国联合援华会日益成为反共、干涉中国内政的工具。耿丽淑、爱泼斯坦等毅然脱离美国联合援华会,于1949419日成立一个新的独立机构――中国福利呼吁会。这一行动,立刻得到宋庆龄的充分认可和赞同。

[2] 唐明照(19101998)广东恩平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转入美国共产党并相继任美共加州大学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和书记。193910月起任美共中国局书记达10年之久。1950年后,历任外交部专员,中联部局长,中联部副秘书长。1958年兼任《中国建设》副总编辑。19724月由中国政府举荐任联合国副秘书长。1979年回国后,任中联部顾问。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3] 爱泼斯坦夫妇在文革中遭诬陷于19681972被捕入狱长达5年。1973年平反后,受到周恩来接见。



1974年2月4日邱茉莉(爱泼斯坦)致宋庆龄函

京ICP备17070659号-1 © 版权: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