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
很抱歉没有早些得到消息。所有处理过这文章的人都觉得很好。除了一些细节和字眼外,我想不应该会有什么意见和修改。但是工作的进度实在有点慢(由于某人生病致使在某个环节上耽搁了几天)。听说,上面认为这篇文章还是在《中建》发表最合适。同时,我已一再向他们表明,您希望这篇文章能以比《中国建设》通常运作的速度更快的速度早日发表。
在星期一或星期二会有一篇翻译好的中文稿,这是惯常的报批程序所必需的。我希望能很快通过审批,那样就可以请您最后定稿了。
下周将和你联系,或许你想要我做得更多些或者更直接些,就《中国建设》而言,的确是慢了点,不过文章将得到很好的反响。
致以爱意
艾培
3月12日
[1] 此信没有注明年份。根据内容,应为1953年。
亲爱的朋友:
所有当今中国的杂志,包括《人民中国》,都刊登许多有关斯大林逝世的消息,还附有他的肖像。《人民中国》是以毛泽东的电文作为导言。
翰笙和我正商量着我们杂志以怎样的篇幅为宜,我们认为,我们面对的是全然不同的读者,不能完全和其他杂志一样处理,一个额外的难处是我们的杂志已上印刷机了。我们认为还是应按照我们杂志的宗旨和读者对象来应对这类极其重大的事件,只有一个办法:在杂志的最前面增加两页的社论。
这个社论有其特殊的意义,尤其对印度和缅甸等地的读者。我们原来想以编委会的名义发表个声明,后来认为这个社论只有由您来执笔最合适,我们非常期望您能答允。
由于时间紧,杂志又在印刷机上了,我们这就把我们原来以编委会名义拟定的草稿发给您,另外还加了些建议供您取舍。当然,它不一定符合您的风格,但是它也许有助于向您提供我们想对读者表达的一些重点。
您写毕后请把稿子发给金仲华,此文大约1000-1200字左右,文章的上面配幅在天安门纪念集会的照片。
现今我们正忙着赶第三期。邱茉莉最好在上述安排全部完成以前就赶回来。我们正给金仲华写信。请他把这社论送到印刷厂,并插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