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舞台表现力
主讲教师:张晓月
相信有很多同学都发生过以下这种情况:比赛或者演出前,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练习,但是真正上场的时候,却发挥失常,结果不尽人意。那么有这样情况的同学就需要提升自己的舞台表现力,让自己的表演更精彩。
放松身心 克服紧张
演出时走上舞台,面对观众席的千百双眼睛,或者面对摄影机的镜头,难免会紧张,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并且往往会使演员失去了应有的控制:头脑一片空白,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声音变了腔调,面部表情不受控制,甚至会忘记台词,导致演出无法进行。这种情况就是太过于紧张,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方法来放松身心,缓解紧张情绪。
呼吸放松法:
(1) 吸气:缓慢并深深地按“1—2—3—4”吸气,约4秒钟让空气充满胸部,呼吸应均匀、舒适、有节奏。
(2) 抑制呼吸:把空气吸入后稍加停顿。感到轻松、舒适、不憋气。
(3) 呼气:要自然而然地,慢慢地把肺底的空气呼出来。此时,肩膀、胸,直至隔肌等都感到轻松舒适。在呼吸时还要想象着将紧张徐徐地被驱除了出来,呼气时注意放松的节拍和速度。
自我暗示法:
反复告诉自己“我行”,遇到紧张情绪时,可根据自己当时心态的性质与特点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进入好的状态。
联想放松法:
想象一片无垠的大海,一个小舟出现慢慢呈现在水平面,悠闲的样子,仿佛心都宁静了,感觉身体周围凉爽的海风,轻轻的浮动在身旁,你就这样进入了心的一片宁静。
戏剧表演元素——解放天性:
外部形体训练方法增强肢体感受力和肢体表现力,从观察生活和想象力入手,在充分解放天性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内部表演和外部表现。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排出杂念,享受舞台,相信规定情境,找到正确的表演状态,真实自如的生活在舞台上。
做好准备工作
做好上台前的准备:检查好你的服装道具话筒等等,可以转移注意力,有效缓解紧张。“有所备,无所畏”,同学们可以在上台前进行“气泡音”的练习:首先充分放松喉头、面部,胸部松弛,口腔呈打哈欠状;由胸部缓缓升起一股微弱的气流,到达喉部时声带产生振动,被动地发出很低的断续的“啊”声。如果一时难以发出,可以先轻轻发一个“啊”,然后减弱音量,声音位置自然下移,好象吞了一口气向胸腔落下,直到找到声音的起点。也可以采取“滑入”的方法,逐渐将微弱的气息转变为结实的声音。练“气泡音“最好在每天早上起床前平躺在床上,经过一夜的休息,这时的声带最为松弛。每天练气泡音时要持稳定的气息支持,鼻咽腔尽量打开,呈微笑状。注意发“气泡音”所用的气息不能过猛过大,不能主动地绷紧声带和颈部用力,气息集中,发出的声音应该具有明显的质感。
在不影响其他表演者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发声练习,或者口腔操的练习,例如左右饶舌,上场前充分活动口腔,不仅能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还可以令口齿灵活,保证上台后有更好的发挥。磨练口齿可以提高咬字器官,尤其是唇舌的力度和灵活度,使吐字准确清晰。
把握表演节奏
节奏是构成音乐、舞蹈、戏剧和电影艺术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节奏不仅以快慢而论,还包括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一张一驰的变化。
语言类的表演要语速适中,不要因为紧张情绪影响节奏,只有把握好了表演节奏才会有精彩的舞台表现。
传达情感
一场好的表演可以带给观众情感共鸣,以情感人,任何形式的表演都是一种媒介,来传达思想、精神。
传达情感的小方法:眼部练习。我国戏曲艺术家所说的“眼是心之苗”,因此必须重视眼睛表现力的训练,同学们可以自己在家对镜练习眼睛在表情上的各种变化:如瞟、瞪、瞅、盯等。
最后,想要诠释作品就要充分了解作品,充分了解作者、创作背景、作品赏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充分了解作品才能在表演中做到以情感人。
供稿:艺术中心
编辑:张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