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保罗·罗伯逊灌制唱片《起来!》,有力地支持了中国人民。宋庆龄对此十分感激,并且印象深刻。她将这套唱片珍藏在上海寓所。
保罗·罗伯逊用中文灌制的唱片集《起来!》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加紧了对民主运动的镇压。1945年11月14日,罗伯逊在美国举行的世界争取自由大会上发表演说,谴责美国政府支援反人民的蒋介石政权。此后,中国内战爆发,以罗伯逊和埃文斯·卡尔逊准将为主席的争取和平全国委员会,于1946年9月召开会议,动员公众舆论要求美国从中国撤出武装力量。罗伯逊还参加了“争取民主远东政策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坚决反对美国介入中国内战,并在1949年发动了支持承认中国新政权的签名运动。罗伯逊率先参加,还留下了握笔签名的照片。
1946年7月1日,保罗·罗伯逊致信,以争取和平全国委员会和美国其他一些组织的名义,邀请宋庆龄于当年秋天到美国访问。他说,9月下旬将在纽约的爱迪逊花园广场举行群众集会,请宋庆龄在会上发表有关中国的演讲。他热切地期望,秋天能在纽约见到宋庆龄。然而,宋庆龄没有接受这个友好的邀请。尽管她曾经表示:“我多么希望现在就能实现访美的计划!”但是,这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不仅因为当局不会发给她护照,更重要的是,在严重的政治危机和日益激烈的内战冲突中,宋庆龄不能离开灾难深重的祖国。她说:“当孩子有死亡危险的时候,母亲是不应该离开家的。”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听到这个消息,罗伯逊立即致电毛泽东主席:“我们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因为它是争取世界和平与人类自由的一个伟大力量。”他还和几位朋友一起走上街头,手挽手用中文高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以示祝贺。这一年,他在捷克的布拉格参加会议,遇到了中国代表钱俊瑞。钱俊瑞邀请他到中国。他说:“明年一定去,先到菲律宾,后去中国。”但到第二年,美国政府吊销了罗伯逊的出国护照。
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后,为了让世界了解新生的中国,宋庆龄计划制作中国歌曲的唱片。12月她写信给美国友人耿丽淑,准备将选定的歌曲寄给耿丽淑,转“请保罗·罗伯逊灌制,就像他从前为保卫中国同盟歌曲集所做的那样”。
美国法西斯分子惧怕保罗·罗伯逊的正义声音,企图用暴力威胁令他闭嘴。1949年8月27日,为了阻止保罗·罗伯逊在纽约州毕克斯基尔举行音乐会,数千名法西斯暴徒冲进会场,用木棍、石块和其他武器殴打听众,并纵火烧毁舞台。站在一旁的警察竞视若无睹,丝毫不予制止。这一暴行激起了群众的愤怒。9月4日,纽约三千人组成了志愿保卫队,肩并肩围住露天音乐会场。虽然法西斯暴徒使用了种种干扰手段,罗伯逊的演唱仍然顺利进行。但是,当听众离开会场时,又一次受到了大批暴徒的袭击,甚至许多在场的警察也参加了对听众的殴打。听到这个消息,宋庆龄怒不可遏。1950年1月16日,她发表文章,强烈谴责在幕后支持这种无耻行径的美国华尔街上的垄断资本家。她说:这些人的“利润越大,美国的人民就越受压迫。公民权利被打倒被扔掉了。警察的作为生动地表明,他们不过是既得利益者的工具。毕克斯基尔事件就说明了,他们所保护的只是用金钱豢养他们的家伙,而不是人民”。
1949年12月10日亚洲妇女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保罗·罗伯逊的夫人应邀出席。当时宋庆龄正在上海,未能与会。12月22日,亚洲妇女代表大会参观团一行七十四人到上海参观,宋庆龄亲自到火车站迎接。使宋庆龄喜出望外的是,保罗·罗伯逊的夫人也来到了上海。在1950年2月致耿丽淑的信中,宋庆龄写道:“如你所知,保罗·罗伯逊的夫人参加了亚洲妇女代表会议。作为日程的一部分她也来过上海。我和谭宁邦有机会与她交谈。我们直接与她谈到美国援华会和中国福利呼吁会的工作,她答应她将与你联系,并将以她所能采取的任何方式来帮助中国福利呼吁会的工作。”
在这次会见中,罗伯逊夫人被宋庆龄深深吸引。回国后不久,她就致信耿丽淑,要求转达她的请求。她自告奋勇地提出,“由我来写孙逸仙夫人传记”,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宋庆龄。她说:“这将是一件充满兴趣和挑战性的工作,我将竭尽全力。”她计划在当年秋天就开始写作,并为这部传记联系好了出版商。1950年6月13日,宋庆龄复信,希望耿丽淑婉言转告罗伯逊夫人,“像这样一本特殊的书…的确应由我自己来写”。她请罗伯逊夫人对此予以谅解。
节选自:《宋庆龄往事》
作者:何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