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首都关心下一代大讲堂”平台优势,推动优质校外课程资源进校园,助力学生全面发展,2023年8月22日,由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提供的优质综合实践课程“神奇的厨房”走进怀柔区泉河街道,为当地近40名少年儿童和家长开展了一次欢乐有趣的科学启蒙课。
民以食为天。谈到美食的烹饪,自然离不开厨房,但厨房仅仅只是制作美食的地方吗?那可就太小看它了。其实,在我们的厨房里还蕴含着很多的科学奥秘,随时能够化身成为实验室,进行精彩的科学探索。
“小朋友们,谁能告诉老师你家的厨房里面都有什么呢?”“大家可以闻一闻,猜一猜面前的小杯子里的液体都是什么……”在活动室内,来自中心的教师正在为同学们介绍厨房里常见的材料,并展示不同材料的特点和作用。
“家里的厨房主要用来做什么呢?”“厨房里面都有什么?”“厨房当中这些物品怎么使用呢?”“厨房里可不可以做实验呢?”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与互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揭秘溶解与不溶解
接下来,同学们使用厨房中常见的清水、食用油、色素进行实验探究,探索溶解的特质与答案。
厨房中的“火山喷发”
在充分了解了溶解与不溶解的特点之后,同学们将盘中剩下的材料逐一倒入清水中,进行搅拌并观察,在解开谜底的过程中,突然“嘭”地一声,液体喷涌而出,犹如火山喷发。这是因为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带着洗洁精产生的泡沫一起喷出,产生了像火山喷发一样的现象。同学们纷纷拍手称奇,体验科学带来的“惊喜”。
发现身边的科学
每日在厨房烹饪美食,其实也是在做实验。厨房里面还有哪些科学奥秘呢?还有哪些食料与清水可以合二为一,哪些不可以呢?活动以预留悬念的方式收尾,教师向同学们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他们保持思考和观察的习惯,自主探索更多关于生活的科学奥秘。
活动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自2019年起,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与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举办“首都关心下一代大讲堂”系列活动。活动开展以来,中心发挥引领和服务于青少年成长的国家级实验性、示范性平台优势,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竭力提供优质教育内容,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做出积极贡献。
本次开展的“神奇的厨房”是面向低龄儿童的科学启蒙课,以日常生活为教育素材,打破少年儿童对日常生活事物的固有“形象”认知,让厨房等身边场所成为“实验室”,使用常见的材料如小苏打、白醋、食用油等,结合专业的实验器材进行科学探究。在教学中,引导少年儿童用自己的眼、耳、嘴、鼻、身体去探索研究所处世界的科学奥秘,启发少年儿童善于观察,思考身边常见的现象,激发他们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科学的价值观念。
供稿丨体验中心 办公室
撰稿丨王文钰 王紫薇 李金锁
编辑丨赵泽明 彭彦 穆珅
编审|许劲草 核发丨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