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希望疫情结束后能到中国来演唱” ——多国青少年云互动传递战疫信心

撰稿:杜昱辰日期:2020-05-15字号:
“作为一名指挥家,我很荣幸我的合唱团被邀请参加这一精彩活动。”5月5日,保加利亚俄耳甫斯童声合唱团的指挥埃琳娜•科维特科娃(Elena Cvetkova)在给记者的邮件中这样写道:“我希望新冠肺炎疫情能早日结束


“作为一名指挥家,我很荣幸我的合唱团被邀请参加这一精彩活动。”5月5日,保加利亚俄耳甫斯童声合唱团的指挥埃琳娜•科维特科娃(Elena Cvetkova)在给记者的邮件中这样写道:“我希望新冠肺炎疫情能早日结束,将来我们能有机会来中国演唱。”

她所在的合唱团,参加的是由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主办,迈斯特国际支持的“心手相连、世界有我”中外青少年云互动公益活动,活动旨在让全球孩子们通过网络传递祝福和关爱,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自4月上旬以来,多个国家的青少年积极响应,近2000名青少年通过演唱、演奏、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创作和提交了作品。

中外青少年同唱一首歌


埃琳娜和孩子们此次共同演唱的歌曲是《We are the world》。合唱团成员维亚拉(Vyara)告诉记者,“这首歌的有些部分并不容易学,所以我花了比预想更多的时间才录制成功。我参加这项活动,就是希望能结交到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朋友。通过这段视频,我想告诉观众,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不应该放弃,因为我们就是这个世界,我们必须面对一切。”

维亚拉虽然从未来过中国,“但这是我的梦想之一,我希望有一天能梦想成真。”

在爱沙尼亚的丽伊•雷特玛(Lii Leitmaa)看来,这是一场特殊的演出,“因为我们不能在一起实地练习。我们合唱团的成员最后一次见面还是在3月11日的学校音乐会上,所以,孩子们是在家里自学了英文版《让世界充满爱》,并分别录制完成。我们的小歌手们今年将面临毕业考试,但他们仍然愿意在这个繁忙的时间,分出精力来录制这个节目。事实上,对于被邀请参加这个项目,每个团员都很兴奋。”

丽伊告诉记者,学习和录制的这首歌曲的主题是“唱响更好的未来”。“我相信,我们的演唱能通过网络表达祝福和关爱,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理解,鼓励大家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共同颂扬和平与友谊。”

作为活动的一项特别策划,中外青少年用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按声部演奏《茉莉花》,录制合成为“管弦乐版”《茉莉花》,呈现出独奏、重奏、合奏的不同效果。捷克提卡里长笛乐团也参加了这次公益视频的录制。捷克国内疫情严重时,该团所在的音乐学校的师生们都在力尽所能的在家缝制口罩,送到附近的医院。学校虽已停课,但仍然十分忙碌。当得知中国主办方的这个线上活动时,艺术总监安德莉亚•罗斯科娃(Andrea Rosíková)说想让乐团的孩子尽可能地都参加。最终,捷克长笛乐团17名团员参与了同奏一首曲《茉莉花》的视频素材提交。

中外青少年同奏一首曲


艺术总监安德莉亚•罗斯科娃告诉记者,去年7月,乐团曾受邀来中国演出并参加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举办的“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那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安德莉亚说,“我们曲子的主题是歌颂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在曲子最后,我们的孩子表达了增进相互理解、支持和友谊的真诚愿望。”


捷克提卡里长笛乐团

2019年受邀参加“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

“去年,我曾在国际交流活动中和外国的大姐姐一起演奏,她们吹得又稳又好听。今年,我和世界各地的小伙伴们一起,又在网络上演奏了一曲《茉莉花》”在中国北京,宋庆龄和平天使艺术团管弦乐团的长笛团员张峻然告诉记者,“在微信上,艺术团老师反复给我指导;在家里,爸爸妈妈帮我认真练习。忙了好几天,视频终于做好了!我想,等疫情结束,一定要邀请世界各地的小伙伴来宋庆龄艺术中心,我们现场一起演奏《茉莉花》,那该多好呀!”



中外青少年同画一幅画

据悉,这个由中外青少年共同参与的云互动公益活动,将在5月中旬以“同画一幅画”、“同唱一首歌”、“同奏一首曲”三种形式,对来自各国青少年的作品进行发布和展示。


文字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叶晓楠

供稿部门丨艺术中心

责编丨杜昱辰

【新闻】“希望疫情结束后能到中国来演唱” ——多国青少年云互动传递战疫信心

京ICP备17070659号-1 © 版权: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