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下午,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体验中心暑期研学展示交流活动成功举办。中心副主任苏洪涛出席活动并总结讲话,体验中心7位教师代表参与汇报,来自中心办公室、体验中心、艺术中心、交流中心、人力资源部、资产财务部、宣传工作专班、研究工作专班、文保工作专班、志愿服务工作专班等部门干部职工以及体验中心合作机构教师、兼职教师代表,约100人参与本次活动。
苏洪涛对体验中心暑期研学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表示充分肯定,指出中心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在研学活动开展时,力求品质为先、安全第一,注重双效统筹、突出公益,同时要做到优化方案、突出特色,并强调遴选团队、维护荣誉,提倡部门联动、差异发展,持续提供优质教育内容,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今年暑期,体验中心开设了218个营期活动,共计2322名青少年参加。其中,在中心主楼之外开展了15类、23期不同主题的京内外研学活动,有445名青少年参与其中。
为了更好地开展暑期活动,体验中心以“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为原则,在教育标准规范上做出一系列探索实践。一是建立研学安全管理标准,整理形成一套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方案等内容的《研学活动安全手册》和《青少年安全教育手册》。二是建立研学组织服务规范,从活动立项、招生咨询、新闻宣传、学员维护、行前培训、活动执行、应急处突、活动总结等多个维度建立符合体验中心实际的青少年研学组织服务规范,更好地发挥实验示范作用。
此次展示交流活动以“研有所乐 学有所获”为主题,持续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外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时代青少年,多方位展示体验中心暑期研学成果,并邀请7位教师代表针对研学教育理念、教学特色、组织保障、成果产出进行分享展示。
蒙空间教师寇京京以《造车派对——北京汽车博物馆系列研学营》为题进行分享。结合科学教育战略方向和青少年热点兴趣,中心与北京汽车博物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成功达成跨场馆合作,为青少年带来一场别具趣味的造车之旅。
业务活动部教师蒋安丽以《西双版纳可持续发展研学营总结汇报》为题进行分享。教师们带领青少年走进热带雨林,走近亚洲象,对话基诺人文,将生动的大自然课堂变为引导青少年提升可持续发展综合素养的重要教学场域。
粹空间教师缪雪以《“小小外交官”模拟联合国夏令营》为题进行分享。以模拟联合国大会为平台,打造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国际视野,引领青少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
业务活动部教师武丽超以《“探秘夏日白河”营研学总结》为题进行分享。营会中,带领青少年挑战岩壁飞拉达、探秘洞穴、人体漂流,以及体验篝火晚会和户外野炊,以自然教育为重点,以户外活动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主线贯穿始终。
创空间教师王妍以《“A+侦探社——X博士的试炼”博物馆主题探案研学营》为题进行分享。深入贯彻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馆校合作”的指导意见》,将博物馆资源与教育创新充分融合,联合五大场馆打造探案主题研学精品线路。
业务活动部教师赖霄翔以《2023暑期贵阳喀斯特探索营成果汇报》为题进行分享。该营期引入专业的自然研学科考教学方式,并创新性设立车厢课堂和青少年心理测评机制,为青少年教育生成定制化成长建议,产生深远教育影响。
粹空间教师韩旭以《跟着古文游华夏——湖南站》为题进行分享。该营期是国学社团教育形式的创新拓展,将国学课堂生动地转移到实地实景之中。营期重视“科学扬弃”不断提炼内化,引导青少年辩证思考。同时,转变古文解构角度,重视课程的原创性,聚焦“大国学”,提升青少年综合人文素养。
此次活动是继体验中心创新研发展示交流会、合作课程展示交流会之后,再次举办展示交流活动,旨在通过展示交流,促进教师互学互鉴,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持续完善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体系。
供稿丨体验中心
撰稿丨彭彦
编辑丨赵泽明 穆珅
编审丨许劲草 核发丨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