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青少年交流中心

以青春之我 书友谊篇章——记第七届中非青年大联欢志愿服务

撰稿:何玥日期:2023-06-19字号:
第七届中非青年大联欢活动于近日圆满落幕,来自48个国家的非洲青年到访中国,在华期间,非洲青年们开展了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参访了人文景观,举办了中非民间对话等主题活动。 活动期间,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三所高校的英语、法语、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26位志愿者参与其中,服务时长共计2052小时,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七届中非青年大联欢活动于近日圆满落幕,来自48个国家的非洲青年到访中国,在华期间,非洲青年们开展了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参访了人文景观,举办了中非民间对话等主题活动。

活动期间,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三所高校的英语、法语、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26位志愿者参与其中,服务时长共计2052小时,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从语言翻译到会务服务,从文化交流到新闻传播,志愿者们作为中非青年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充分展现了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和精神风貌。


【志愿感想与收获】



林琦东(祖鲁语、英语):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这是我担任本次志愿者之后才获得的理解。从在机场接到他们时彼此的不熟悉,到离开时的依依不舍,我相信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在朝夕相处之间,非洲朋友们一定感受到了中国的好客之道。



丁泽君(法语、英语):

这是我第一次有机会能运用自己的专业帮助别人。在志愿活动中的听译与交互式传译的工作经历,除了锻炼我的外语能力,获得宝贵的翻译实战经验,也让我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在活动中结识的非洲友人们更是我此次志愿活动中最为稀贵的财富。Vive l’amitié sino-africaine ! 中非友谊长存!



余纪鹏(法语):

我很开心能把自己课堂上学习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用我的方式去帮助非洲青年解决问题;七天的行程也让我收获了太多课堂之内学习不到的东西。很高兴能在这次旅程中,以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发展中的中国与非洲,去感受不同国家的魅力与多文化融合的过程,在这之中我领会了跨文化交流的真谛,留下了许多值得一生珍藏的记忆。



郭思雨(英语):

“助人者助己,乐己者乐人。”与非洲友人离别时,短暂几天相处的画面反复浮现,充满了感动和由心而发的不舍。此次经历将是我终身难忘的回忆,如果有机会,我仍会再次报名志愿服务,为中非友好发展助力,期待下次再见!



宁伟航(英语):

在此次活动中,我收获了跨国家、跨大陆、跨文化、跨文明的友谊。活动中最让我难以割舍的,是来自利比里亚的“Comrade”贾西。他和我性格相似,不常说话,但总会依恋着我的陪伴。在火车站的离别时,隔着车窗,我们向对方微笑着互相敬礼。所有的话语,所有的时刻,我都无法忘怀,我要将这份友谊永远珍藏在心里。



张浩洋(法语、英语):

在与非洲友人们一起参加的诸多活动中,我们得到了许多积极的反馈,从他们的眼中我亲身体会到了自己的国家如何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如何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浓郁的民族自豪感时刻围裹着我。他们笔下的中国印象,足以令人热泪盈眶,让我切身感受到在世界发展大潮中这样一个鲜活立体且具有亲和力的大国形象。



杨诗依(英语):

随团服务的短短几天中,我与身边的志愿伙伴们、非洲朋友们都产立了珍贵的友情,也发生了很多感动的故事。服务中的收获让我不自觉地提起笔,为这次的服务谱写了一首歌词,期待未来能够与非洲友人们一起共唱。

志愿者原创歌词《YOUTH·友》

词:杨诗依

 

天边有高悬

照人梦圆的婵娟

眼前篝火闪耀

温暖心间

 

看长城 看沙漠

去看飞翔的白鸽

热情如火 自由是风

颜色语言都不能成为隔阂

 

一束光

要照多远多亮

才算叫做希望

一颗心

要够炽诚热烈

敢爱敢闯敢勇往

 

敲金贝 撞钟磬

听见历史的呼唤

交流是桥 以真诚破界

心与心远隔重洋依然紧靠

 

一束光

要照多远多亮

才算叫做希望

一颗心

要够炽诚热烈

敢爱敢闯敢勇往

 

一段情

用真心换真心

收获更多感动

每个人

都去肆意大笑

奔向我们共同的梦想

 

要以青年之我

携团结的光

将共同发展的风帆 高扬


【精彩回顾】

随团岗志愿者




文化翻译岗志愿者



供稿丨人力资源部

编辑丨何玥

审校丨刘娜

核发丨陶春


 

 

 

 

 

 


以青春之我 书友谊篇章——记第七届中非青年大联欢志愿服务

京ICP备17070659号-1 © 版权: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