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青少年交流中心

【精彩回顾】体验促成长 笑容映春光——多彩实践活动启迪青少年探索式学习

撰稿:赖霄翔 蒋安丽 郭静日期:2023-04-07字号:

往左,加速……我们赢了!”一组在“编程赛车手”活动中拔得头筹的学生欢呼着跳跃起来;“哇,好棒!”看到自己组装的“无动力飞车”在轨道上滑行成功,学生们脸上满是欣喜;“你看,这是我做的。”双手捧起陶艺作品的学生,神情中透着专注与喜爱……

微信截图_20230407161031


3月28日至31日,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热闹非凡,来自门头沟区26所小学的5000余名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感受到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的魅力。学生们在新奇而有趣的体验中拓宽视野、释放活力,通过探索式学习获取新知,现场欢乐声此起彼伏,一张张笑容如春花般绚烂。


微信截图_20230407161043


为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心深入学习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充分发挥自身场馆教育优势,推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将场馆内资源与校内各学科教育有效衔接,为学生们打造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认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发展核心素养。 


 精彩活动

中心此次为门头沟学生设计的30多项活动,依托场馆优势展开,为学生们提供了沉浸式学习的优质平台。

在以创玩为主题的创客教育“创空间”,学生们体验到了“密码争夺战”“桥梁设计师”“小球马拉松”“密室逃脱”等多项趣味活动。系列项目注重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协作解决问题,将学科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增强实践技能。通过重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课程学习模式,为提升可持续发展素养奠定基础。


 

 小球马拉松

   

仿生机械臂  

图片 18 

夹加屋

 水瓶小夜灯

在以“生动可感知、有趣易操作”为国粹传承教育基本原则和以“与古为新、面向未来”为课程设计理念的“粹空间”,学生们通过“书画团扇”“茶道体验”“雅乐弦歌”“中医艾条”等多种体验,在实践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活动注重引导青少年在做中感、感中思,增强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

 

 草木染手帕

  

燕尾榫挂件 

沙包制作


在以可持续发展素养为内核、以生活化教育为主线的全感官沉浸式体验空间“蒙空间”,学生们被“无动力飞车”“欢乐采摘”“畅游水世界”“奔跑吧少年”等活动深深吸引,通过主题课程的学习、制作和区域展项的体验、探究,在知识、技能和观念方面得到综合提升。


  

欢乐采摘

 

  无动力飞车

 图片 44  

 圆滚滚农场 

图片 45

畅游水世界

此外,在中心一层中庭,以“解锁绳结”活动为切入点的自然教育类课程全新推出,学生们通过平结、八字结等实用结绳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丰富生活经验,增强户外适应力,进一步提升综合素养。


 

解锁绳结


安全保障

在此次为期四天的社会大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动态安全,是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托实践不断完善的《现场安全接待保障方案》,中心有关各部门高效运行、配合流畅:停车管理员有序引导车辆进出场,保安员实施全方位安全保卫,保洁员及时维护现场环境卫生,物业公司保障电梯正常运转;同时,教师及志愿团队密切配合,共同为学生打造了动态安全、环节紧凑、运转顺畅,流程安全、反应迅速、应急到位的服务保障。

  

车辆指挥 

 现场安保

 图片 54

 列队引导

 

 师生好评

此次活动得到了学校教师及学生们的普遍认可与喜爱。

门头沟区教育委员会王科长:中心活动组织井然有序,安排严谨细致,参与的学生们兴趣盎然,意犹未尽,期待着下一次的实践之旅。

王平村中心小学张老师:活动环环相扣、内容丰富新颖,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让我很受触动,这是一次很好的教学观摩机会,学生们需要更多的体验式教育启迪。

潭柘寺学校吴同学:我参加的几个体验活动都很有趣,全程都需要亲自动手制作,完整的体验过程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充满自豪感,希望下次还能体验更多有意思的项目。

 活动背景

 自2017年以来,中心已为25万余名北京市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未来,中心将进一步研发有趣有益的课程和活动,优化学生团体活动品质,持续启发青少年在探索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为构建协同育人新局面积极贡献力量。

 

 

 

 供稿丨体验中心

 撰稿丨赖霄翔 蒋安丽 郭静

 编辑丨赵泽明 彭彦 穆珅

 编审丨许劲草 核发丨赵军

【精彩回顾】体验促成长 笑容映春光——多彩实践活动启迪青少年探索式学习

京ICP备17070659号-1 © 版权: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