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青少年交流中心

学习时光|一枚草药香囊,重拾千年风雅

撰稿:穆珅日期:2022-06-04字号:
体验中心女红教师任玲霞,特别为大家准备了端午艾草驱蚊香囊,希望大家在疫情特殊时期,善自珍重,安康吉祥!

午瑞迎祥 诗话香囊

▲《午瑞迎祥》 粹空间教师王哲远(绘)

端午是我国民间夏季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端午节流传至今,主要的节俗有大家熟知的食粽、赛龙舟、佩香囊和五彩线等等,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印记,是一代代的生活传承。

又是一年端午时,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体验中心女红教师任玲霞,特别为大家准备了端午艾草驱蚊香囊,希望大家在疫情特殊时期,善自珍重,安康吉祥!

香囊制作


午瑞迎祥——香囊制作过程


准备材料


制作工具:针线、剪刀、中草药(艾草、玫瑰花、陈皮)、面料、编绳。



制作步骤

第一步

首先穿针引线,将面料长边对折,面料反面在外面。


第二步

沿对折一边缝制,距离布边0.5cm小针脚缝制,每缝4-5针回一针,依此类推,缝至拐角处。


第三步

拐角处,将编绳的一端吊坠处缝在两层面料中间,反复缝4-5针,坠绳更加结实。


第四步

沿着布边继续缝另一边,缝直线到头打结结束。


第五步

将布料翻至正面,沿着开口边沿将布料向内对折大约0.5-1cm。 (折叠后香囊布包尽可能调整为正方形,这样做出来的香囊形状好看)


第六步

折叠好的香囊布包,用手指沿边捋平,再将中药装入香囊中,将香囊调整成立体的“粽子”形,缝合开口完成香囊制作。


制作要点

▲ 在开始制作香囊之前,可将中草药碾碎(或剪碎),便于装入香囊,易于塑形。

▲ 缝制过程中针脚要细腻,使香囊更结实,形状更好看。 


香囊使用注意事项


1.中草药香囊可佩戴在胸前、腰际等处,晚上睡觉时可放置在枕边,香囊也可挂在书包上、车内或家中。

2.中药香囊建议2周更换一次,或在闻不到药材香味时更换。

3.使用时要注意防水、防潮,不用时可放入密封袋中装好。

4.佩戴香囊只能作为一种预防疾病的保健方法,不宜作为治疗疾病方法。

5.孕妇或对中药粉末、干花过敏者慎用。

6.避免幼儿吞食香囊药材。


午瑞迎祥——香囊中的诗与礼

香囊,又名香袋、香包、荷包、容臭和花囊等。香囊的佩戴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现名川芎)、辟芷(现名白芷)、秋兰等均为香草,意思是把装满香草的佩帏戴在身上,体现君子品性高洁。《马王堆汉墓出土香囊的探究》一文指出:“香囊属于佩囊的一种,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

▲清  焦秉贞 《仕女图》 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描写盛装丽人的有两句“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古代女子所过之处,往往有阵阵暗香随风飘来,而香气的来源绝大部分便是香囊。


▲《吉祥如意》粹空间教师王哲远(绘)


以香囊为礼,往往寄托着美好的祝愿

赠与孩童,期望护佑健康

赠与长辈,寄愿长寿无疆

赠与友人,代表相识相知的君子之交

赠与伴侣,则代表相爱相守、情深意长


人们佩戴香囊,不仅仅用于衣被香薰,其另有实用的功效,即提神醒脑、驱蚊虫、防疫等,小小的香囊中,可装花草中药,可寄闲情,可寄福。愿美好喜乐,平安健康永相随!


教师介绍

任玲霞,毕业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师从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董怀光、京派古法旗袍传承人史立萍和澄城刺绣传承人武麦花,以匠心传承非遗技艺,将传统东方美学融入教学实践中。多次参与中心外事交流活动。《日月同辉》传统布艺作品获工艺技能大赛一等奖,一针一线皆传承,致力于为非遗带来新的活力。


开设线下课程有温馨时光非遗手作系列、匠心服饰-古法旗袍亲子课程、母亲的艺术-布艺手作、少儿服饰设计、儿童美育系列初级班(少儿美术创意)及线上课布艺手作等。


感谢粹空间木艺教师王哲远绘制配图



供稿丨体验中心

图文编辑丨任玲霞 穆珅

责编丨张松 编审丨许劲草

核发丨赵军





学习时光|一枚草药香囊,重拾千年风雅

京ICP备17070659号-1 © 版权: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