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是1974年10月1日上映的一部儿童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描述的是小主人公潘冬子,手里捧着父亲临行前留下的一颗红星,坐着竹排顺江而下,执行任务时的心理活动。表达了潘冬子战胜敌人必胜的决心和勇气。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追忆红色征程,用琴声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今天我们就同张冉老师一起,学习演奏这首《小小竹排》吧!
1934年秋,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在红军走后,被赶走的大土豪胡汉三又死灰复燃,潘冬子和母亲暂时离开柳溪村,转入了深山老林,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潘冬子的母亲壮烈牺牲。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他沉着机智地应付了胡汉三多次狡猾的试探和盘问,最终迎来了革命斗争的胜利。1938年在江南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奉党中央命令,准备开赴抗日前线,上级派潘行义来接吴修竹领导的游击队下山,潘冬子与父亲终于见面。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小小竹排》的主旋律优美、富于歌唱性。上滑音有民歌特征,弹奏时要心中有歌,心中有美,弹奏出来的乐曲才会优美动听。弹奏时要注意音的强弱变化,以及大撮音要敦厚、朴实。将江面上小小竹排缓缓划过,水面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演奏出来。
希望同学们多加练习,达到自然、娴熟、灵活、协调的演奏,把古筝音乐的多姿多彩以及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现出来。
供稿:艺术中心
责编:林妍 杜昱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