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青少年交流中心

【听文化】 幼儿园传统文化小课堂 读给孩子的成语故事—庖丁解牛

日期:2021-03-11字号:
有一个名叫庖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
传统文化小课堂


【出    处】   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解    读】   世间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只要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反复实践,久而久之,熟能生巧,做事就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成语故事】

有一个名叫庖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可这些声音几乎没有不合乎音律的,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这把刀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 梁惠王说:“听了您的这番话,我还学到了不少修身养性的道理呢。”

 

幼儿园传统文化小课堂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读成语故事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供稿 | 北京宋庆龄幼儿园

故事讲解| 马岚

图音编辑| 吉琪 陈曦

校稿 | 陈曦

北京宋庆龄幼儿园

联系电话

010-53930060

010-53930069

010-53930061

010-53930068

【听文化】 幼儿园传统文化小课堂 读给孩子的成语故事—庖丁解牛

京ICP备17070659号-1 © 版权: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