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至17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发明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终评颁奖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和港澳地区及马来西亚近千名学生、辅导教师及发明奖地方组织机构代表参加。
本届发明奖共有3.9万余件作品参赛,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8月15日,发明奖终评答辩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行。参赛学生从作品创意来源、设计思路、研究方法、实际应用等方面向评审专家介绍展示作品。经专家严格评审,最终评出获奖作品525件,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人工智能(编程)作品评审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戴志涛表示,本届发明奖作品构思巧妙、设计精巧、贴近生活,尤其是人工智能作品技术水准明显提升,学生对AI技术的理解更透彻、应用水平更高,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成果逐步显现。
发明奖终评现场
活动期间,各有关单位整合优质资源,面向各地学生、辅导教师,举办发明奖开放日活动、院士科普讲座、青少年科学教育与科技创新交流会等,以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的科学实践活动,提升青少年科技素养,营造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
发明奖开放日活动现场
发明奖开放日活动集中展示了各地获奖作品,志同道合的“小发明家”们一起研究讨论、互学互鉴,评审专家与师生深入交流,为作品提出改进建议。澳门浸信中学学生欧兆轩、黄琦钧表示,在开放日活动中,我不仅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作品,而且通过与小伙伴交流,也得到了更多启发和收获。陕西省组织机构领队杨帆表示,活动为全国各地青少年科技爱好者搭建了交流提升的平台,激发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提升了对科学的理解和兴趣,在他们心中埋下了“长大要当科学家”的种子。
院士科普讲座现场
武向平表示,希望孩子们可以永葆探究未知的好奇心和直面挑战的进取心,勇敢探索科学边界,感受浩瀚宇宙的永恒魅力。徐星表示,青少年科普的意义不完全在于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吸引他们关注科学,创造培养科学思维的机会。
青少年科学教育与科技创新交流会现场
在青少年科学教育与科技创新交流会上,青少年科普教育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高云峰围绕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创造力等话题,分享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自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科学教师张智伟表示,高教授的分享给了我很大启发,在今后教学中我也将融合新的理念,设计更多探究性课程,鼓励学生观察、思考、动手,让科学课堂成为创意与创新的摇篮。
发明奖优秀作品展现场
理论物理学专家蔡荣根院士在参观发明奖优秀作品展时表示,现场看到许多蕴含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获奖作品,许多作品具有很好的应用场景,可以看出近年来青少年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在不断扩展,实践能力在不断提升。空间技术专家杨孟飞院士表示,当代青少年是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一代,希望他们呵护好梦想的种子,敢于向未知挑战,不断突破自我。
张彦仲院士现场寄语
转自:中国宋庆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