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国之灵魂、薪火延续之根基、未来发展之源泉。元宵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折射着立体多维的传统文化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思想精华,是引导孩子们浸润传统文化、传承中华基因的重要教育载体。中国素有“礼仪之邦”“衣冠上国”的美誉,在元宵佳节之际,粹空间以“服章之美 匠心非遗”为主题,开展元宵节汉服传统礼仪特色体验活动。120余组亲子家庭在粹空间穿汉服、学礼仪、识雅乐,在非遗老师的带领下手工制作汉服配饰香囊与团扇。孩子们在富有浪漫典雅气息的元宵佳节氛围中,赏析古典雅乐所蕴含的中正、平和与雅正,学习传统礼仪中所承载的“和”与“敬”,体验非遗手作,在实践中体悟文化之美、技艺之巧。
霓裳汉服 如梦似幻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活动中粹空间国学老师何欢为大家展示各朝代的代表服饰,讲述不同朝代的汉服材质、种类、用途。孩子们换上汉服,跟着何老师一起学习古代各种礼仪手势,如拱手礼、万福礼、叉手礼等。
▲与老师了解汉服学习礼仪
八音迭奏 闻乐知礼
雅乐老师陈航航现场讲解并演奏了编钟、编磬、古琴、古筝等中国传统的八音乐器,为亲子家庭共弹奏了古琴曲《良宵引》,乐曲旋律婉转,曲风恬静,引人入胜。
▲欣赏古筝奏乐
▲体验编磬
团扇轻摇 香囊腰佩
亲子家庭们来到非遗女红工坊学习制作团扇与香囊。在团扇制作体验中,孩子们粘贴扇面,使用珍珠串装饰团扇边缘,安装飘逸流苏,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精美的团扇作品。
在制作香囊环节,孩子们拿着桌面上早已准备好的艾草、玫瑰、茉莉、陈皮四种药材,使用药碾将药材研磨,再将磨好的药材放入香囊中扎好袋口,一个精美的香囊就完成了。自古香囊就有祈福安康之意,孩子们纷纷将香囊挂在脖子上或系在腰间,现场洋溢着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
▲团扇制作
▲香囊制作
文化盛宴 好评如潮
家长李女士表示,活动以传统汉服为主线,为孩子讲解了汉服的发展史,丰富了大家的历史文化知识。团扇环节则是传授制作技艺,以亲手制作的形式将祝福注入节日的团扇中,潜移默化传递美好生活需要通过辛勤付出才能获得的价值观。在香囊制作环节,孩子了解了香囊中的药材种类及功效,促进了我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增强了孩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家长王女士感慨道,这个活动让第一次接触汉服的孩子对汉服产生了热爱。不仅感受了汉服具有的独特审美价值,还充分了解了其文化内涵。汉服作为一种实用功能与审美意念和谐统一的服制,经过历史的洗礼与时间的沉淀,反而更彰显它的文化底蕴。另外活动中还融入雅乐与传统礼仪,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朋友霏霏在制作完团扇后露出灿烂的笑容,开心地说:“我非常喜欢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制作,非常的生动有趣,它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深深爱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后我会继续参与这样的活动。”带着孙女儿来的方奶奶看着孩子手中的团扇欣喜地说:“孩子在体验中学会了团扇的组装,扇面、珍珠、流苏、吊坠等在小手的摆弄之下,呈现出一幅独一无二的立体繁花扇面。”并感慨:“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越来越受到亲子家庭关注,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捧,我觉得是自我风格与生活态度的一种表现,更是中华民族身份与传统文化的认同。”
在元宵佳节之际,粹空间开展汉服传统礼仪特色体验活动,将中国传统汉服文化与手工制作相结合,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带孩子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孩子们用眼看、用耳听、动脑想、动手做,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满足了亲子家庭对文化生活的美好期待,提升了大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了文化自信与精神力量。
供稿丨体验中心
图文编辑丨龚宝月 穆珅
责编丨杨扬 张松
编审丨许劲草
核发丨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