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团结报
1982年5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经过近39年的成长、进步、发展,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已经成为拓展我国民间外交的重要平台、推动两岸民间交往的桥梁纽带、发展青少年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第七届理事会以来,在促进中外民间友好、深化两岸暨港澳交流、发展青少年事业、助力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小康、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五年,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的五年,也是在新时代开启事业发展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五年。
广交世界朋友 讲好中国故事
“今天的小伙伴,明天的好朋友”“愿‘一带一路’让我们交到更多朋友”……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的2017年“丝路童心·筑梦未来”活动现场的心愿墙上,小朋友们许下了“我的丝路梦想”,留下了对未来的共同期许。
今年五月,“我和祖国一起成长”二〇二一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演出活动在国家大剧院举行。
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促进民心相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配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丝路童心·筑梦未来”六一国际儿童节联欢活动,近40个国家400多名中外青少年参加。
五年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紧扣服务主场外交和国家重点外事工作任务,以推进“民间友好、民生合作、民心相通”为目标,以青少年为主要群体,以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互鉴为重点,先后组派73个团组、出访28个国家,邀请95个国家2600多名青少年等来访,不断增进民间友好,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更好服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前觉得中国很遥远陌生,但是后来了解到中国文化、历史,接触到中国人民,我才发现中国和我们的距离是如此之近,我们有很多共同点。”
2018年,厄立特里亚人阵党文化事务部官员梅斯冯在参加由外交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举办的第三届中非青年大联欢活动时表示。参与活动的一百余位非方青年代表,来自非洲50多个国家和非洲联盟,这是中非青年大联欢举办以来规模最大、代表最全的一次。其间,中非青年代表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里体验了中医、缝纫、印染、京剧、陶瓷(青花)、木艺、书法等中华文化项目。欢声笑语里,润物无声中,中非文化得到了交流交融。
2020年10月,来自中非合作论坛41个非方成员的在华青年代表受邀参观“人民政协光辉历程”展。
今年10月,参加第六届中非青年大联欢的青年们走进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来自44个非洲国家的45名非洲在京留学生和青年代表通过珍贵的文物实物、翔实的档案资料、生动的图片视频,了解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在宋庆龄故居里,塞拉利昂中国联谊会创始人玛丽亚仔细端详一张张非洲友人访华的照片,“非中友好源远流长,作为友谊的传承者,非中青年应将自我发展融入非中友好合作的大潮中,积极贡献力量。”
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青年研习营、青少年羽毛球友谊赛、“宋庆龄杯”中国-东盟青少年足球友谊赛、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举办上合组织国家青少年艺术展演……此外,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化被动为主动,举办“战疫故事,从我说起”海内外少年儿童云故事会等活动。
联结情感纽带 促进心灵契合
两岸同根同祖,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1979年新中国成立30周年前夕,宋庆龄在一篇文章中深情地写道:“在举国欢庆祖国伟大节日的时刻,我不能不想念台湾的骨肉同胞。”五年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讲话和论述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以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促进港澳人心回归为主线,积极因应局势变化和疫情影响,扎实开展两岸暨港澳交流工作。
2017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二十年再相聚”两岸青年大联欢活动,两岸青年分成四路开展“寻迹京杭运河”、“我的民俗相册——走进陕西”、“大陆公益行”、“丝路拾珍——敦煌行”等主题活动。来自大陆高校的蒋欣庭和台湾高校的青年许云凤在“寻迹京杭运河”活动中相识,相仿的年纪和专业背景,让她们很快熟络起来,并且成为了好闺蜜。“曾经这些历史古迹都只停留在课本中,但当我真的走到它们身边时却感到那么厚重与亲切。”蒋欣庭说。
2021年4月,“盛世壁藏——唐代壁画文化特展·首部曲”巡展活动在台湾举行。
服务台湾青少年、走进台湾校园、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年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先后邀请800余名台湾大学生来大陆交流参访,线上近千人次“云”端相聚;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在台北、高雄等地高校持续开展“敦煌文化艺术展走进台湾高校巡展”,在台湾推出“觉色敦煌”——敦煌文化艺术线上展,举办“唐代壁画文化特展走进台湾高校巡展”,持续举办“两岸历史文化研习营”,不断丰富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平台,切实推动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同时,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积极发挥公益平台作用,推进作为“海峡论坛”重要组成部分的两岸公益论坛走深走实,举办“两岸公益大讲堂”;为促进两岸同胞铭记历史、凝聚共识,在大陆和台湾轮流举办三届“孙中山与宋庆龄研讨会”深入挖掘孙中山、宋庆龄思想和精神的时代价值。
关注民族未来 促进青少年发展
“在中国的各处,你都会见到我们身影。因为我们就是少年中国。”“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为了梦想,飞翔吧少年!”……2021年6月1日,国家大剧院里“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国际儿童节主题活动正在上演。“演出让我想起刚成为少先队员时的兴奋心情,作为少先队员,我要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北京体育馆路小学学生喜新奇激动地说。
这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中国福利会、国家大剧院、北京市教委等单位密切合作,连续3年举办的“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演出活动,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引导广大青少年铭记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争做时代新人,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线上线下累计观看人次破亿。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宋庆龄曾说:“有些事情是可以等待的,但是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五年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教育、青少年工作重要论述要求,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崇高使命,传承宋庆龄“缔造未来”理念,推动青少年工作取得新进展。
在抗疫斗争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举办向抗疫英雄致敬活动,将抗疫主题儿童绘画作品发送湖北武汉多家医院,与雷神山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开展“云连线”,激励少年儿童崇尚英雄;举办抗疫一线代表战疫故事分享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巩固深化“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宋庆龄奖学金”等奖项影响力,举办院士大讲堂,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资助新疆、延边“宋庆龄足球学校”,举办贝贝杯少儿足球赛等,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汇聚社会力量 助力脱贫攻坚
2021年9月,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麦当劳叔叔之家慈善基金资助的“麦当劳叔叔之家”——北京市东城区麦当劳叔叔之家患儿家庭援助中心在北京正式启用。这里距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仅一街之隔,共有10间家庭客房,配套设施完善。这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围绕健康扶贫开展的公益项目之一。
五年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切实发挥基金会在公益帮扶方面的作用,接受社会捐赠10.8亿元,助力脱贫攻坚和抗疫抗灾。
2020年8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捷豹路虎中国青少年梦想基金青少年视力关爱甘肃行活动期间,眼科专家为患儿进行手术。
帮助近两万名家庭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为新疆吉木乃县学校新建宿舍楼,为青海互助县乡村学校建设生活设施,组织全国三甲医院专家团队赴多地开展义诊活动,连续3年举办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为定点扶贫的宁夏彭阳县引进、投入帮扶资金4000多万元……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脚步没停过。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累计募集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1.17亿元,为湖北武汉等地10家医院重症监护室3931名医护人员发放慰问金,向因疫情殉职人员子女提供长期教育资助。河南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累计接收社会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7000余万元,及时运送物资,帮助河南受灾群众共渡难关。
五年弹指一挥间,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着眼未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秦雪)